1、消失模铸造涂料的研制与应用
介绍了消失模铸造涂料工艺性能和工作性能的检测方法,因为国内尚没有统一的检测方法和检测标准,所以着重说明了自行设计的涂层常温强度和高温强度、常温透气性和高温透气性、涂层平均厚度等性能的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重点研究了涂料组成对铸铁件用消失模铸造涂料各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消失模铸造涂料中加入重量分数大于10﹪的纤维状硅灰石或片状云母可以明显提高涂料的抗弯强度、透气性和烘干抗裂性能,并且能显著改善涂料的悬浮性、触变性以与涂挂性等工艺性能.而硅藻土可有效提高涂料的绝热性,从而使低熔点合金的充型能力增强,但使涂料的强度和透气性有所降低.在0.149
mm~0.045 mm的粒径范围内,适当调整颗粒级配有利于涂层常温强度和高温强度的提高.................共50页
2、消失模铸造铸钢铸铁件涂料的研究
消失模铸造(LFC)是二十一世纪的绿色铸造工程,是铸造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技术支撑之一,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涂料技术是消失模铸造的关键技术。中国消失模铸造涂料的商品化程度不高,实际生产中问题尤为突出。产足国情,该文针对实际生产中消失模铸造涂料方面亟待解决的难点,如涂料性能测试技术,优质涂料的研究开发以与干砂-涂层-金属液-泡沫的界面作用等,展开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对加速消失模铸造技术在中国的推广和应用作出.................共118页
3、中国当代铸造涂料技术史
中国是世界上铸件产量最大、铸造涂料用量最多的国家.铸造涂料在铸造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国内各铸造企业的重视.对中国铸造涂料技术发展比较缓慢,远落后于国外发达国家的这个不争事实,有必要对中国当代铸造涂料技术史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并对产生这种原因的历史与现状进行分析.1.对新中国建立以后的中国铸造涂料技术发展格局进行了研究.2.对铸造涂料各组成部分的应用历史进行了研究.3.对中国目前使用的铸造涂料,尤其是最常用的铸铁、铸钢涂料从性能与技术上进行了研究.4.对中国铸造涂料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5.在当代铸造涂料科技史研究的基础上.............共46页
4、转移涂料生产中大型铸铝件工艺研究
研究了用转移涂料法生产中大型铝合金铸件的意义和目的。理论深入分析涂料实现转移的必要条件以与界面附着机理与影响界面附着强度的因素,得出选用合适的粘结剂、硬化剂和特殊的工艺方法不仅可改善界面之间的附着强度,而且可解决自硬涂料直接转移存在的溶剂迁移、涂料流淌等问题的结论,总结出涂料实现直接转移需要解决的难题。利用现有基础,在无需增添任何设施条件下,设计具体试验方案,制定出水玻璃转移涂料配方,研制出价廉、高效、污染小的复合脱模剂TM1和适合水玻璃快速硬化的有机酯硬化剂,准确测定水玻璃转移涂料的密度、悬浮性、渗透性、发气性、涂层强度、转移性以与模型——涂料界面的正拉强度σT-M和剪切强度τT-M等主要性能.................共35页
5、半固态钢铁流变模锻涂料的研制
从降低模具热冲击角度出发,通过设计专门的涂料配方、制备工艺、涂敷工艺和实验方法,得到了适用于半固态高熔点合金流变成形的耐高温水基涂料最佳配比与相应涂层厚度值,并对各成分含量和使用因素对涂层耐高温性能的影响规律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实验研究,同时提出了适用于半固态高熔点合金流变模锻模具涂料性能的测试方法。
研究表明:锆英粉、水玻璃和锂基膨润土三者之间均有一定的交互性,对于不同性能指标,各交互性影响不一样。对于烘干抗裂性指标,锂基膨润土与锆英粉、水玻璃的之间交互作用对其性能影响较为显著;对于曝热抗裂性和附着强度指标,水玻璃与锆英粉、锂基膨润土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其性能影响较为显著;而对于表面强度指标,水玻璃、锆英粉和锂基膨润土三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其性能影响较小;当锆英粉∶铝矾土∶水玻璃∶锂基.................共70页
6、膨润土的改性与其消失模涂料性能的研究
以硅溶胶和正硅酸乙酯为改性剂,研究了改性剂对钙基膨润土性能与结构的影响。以膨润土和改性膨润土为悬浮剂,研究了耐火骨料种类、悬浮剂加入量对消失模铸造涂料性能的影响,同时将自研涂料与美国亚士兰公司的涂料性能进行了对比。
研究了硅溶胶、正硅酸乙酯改性剂含量、pH值、焙烧温度对钙基膨润土的吸附性、膨胀性和悬浮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硅溶胶、正硅酸乙酯含量的增加,膨润土的吸附性和悬浮性先提高后降低,膨胀性持续降低。硅溶胶的膨润土(质量比)=1的8,每克膨润土中加入6.5ml正硅酸乙酯时改性效果最好。pH值对改性效果影响不大。随焙烧温度的升高,膨润土的吸附性和膨胀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悬浮性提高,500℃焙烧土综.................共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