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采用陶瓷先驱体及纳米填料制备泡沫陶瓷材料研究
以聚硅氧烷(PSO)、聚硅氮烷(PsZ)陶瓷先驱体为原料,利用有机泡沫浸渍工艺和添加造孔剂工艺制备了SiOC、SiCN泡沫陶瓷。研究了先驱体溶液浓度、裂解温度、保温时间、浸渍/裂解增强处理次数、造孔剂含量、成型压力、添加纳米填料等对泡沫陶瓷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红外光谱、XRD分析了PSO、PSZ的裂解过程及产物的物相,并用SEM、EDX对微观结构及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了PSO和PSZ的裂解过程。结果表明,此两种先驱体的裂解过程具有相似的规律,即交联反应发生在200"--250℃,裂解反应主要发生在500"--'800℃。在1100~1400℃范围内,随着裂解温度的升高,裂解产物均发生了由非晶态向晶态的转变,PSO和PSZ的裂解产率分别为84.O%和82.1%。以PS................共48页
02、粉煤灰质磷酸盐泡沫陶瓷制备工艺研究
综合考虑了诸如粉煤灰烧结砖、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粉煤灰泡沫玻璃这些传统的粉煤灰利用技术,取其所长,弃其所短,开发了一种粉煤灰综合利用的新技术——粉煤灰质磷酸盐泡沫陶瓷.粉煤灰质磷酸盐泡沫陶瓷的研究经历了两个过程:第一步,研究了粉煤灰质磷酸盐陶瓷的制备技术.考察了磷酸用量、助熔剂用量、烧结工艺(包括烧结温度、保温时间、升温速度及降温速度)等因素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并系统地考察了这些因素的相互关联性,获得了制备本体材料的优化方案.第二步,在本体材料的基础上通过添加适当种类和数量的发泡剂,对材料进行泡沫化处理,通过多因素的关联性试验,获得了制备泡沫材料的优化方案.最后,对材料的力学性能(抗折强度、抗压强度)、物理性能(密度、吸水率、收缩率、导热................共55页
03、莫来石结合碳化硅泡沫陶瓷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采用有机泡沫浸渍法制备莫来石结合碳化硅泡沫陶瓷、纤维增强莫来石/碳化硅复合泡沫陶瓷、颗粒级配增强莫来石/碳化硅泡沫陶瓷。应用XRD、SEM等手段分析研究了莫来石结合相含量、莫来石纤维加入量和颗粒级配等工艺参数对复合浆料以及泡沫陶瓷的性能、物相、微观结构,抗热震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氢氧化铝和白炭黑以理论配比,在1380℃下制得转化率很高的莫来石材料,随着莫来石含量的增加,试样的抗折强度先增大再减小,在莫来石含量为25wt%时,试样强度达到最大值36.0MPa;莫来石纤维的加入能提高莫来石/碳化硅复合材料的抗折强度,当加入量达到15wt%时,试样的抗折强度在1380℃时达到最大值43.7MPa;采用级配的碳化硅粉能提高陶瓷的强度,其中以1.2#m、................共64页
04、泡沫陶瓷的力学性能及其在防护工程中的应用
以分层防护工程的发展为背景,介绍了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泡沫材料概念和研究现状,充分调研了对泡沫陶瓷这种极具潜力的防护材料的发明、发展、制备工艺以及力学性能和在防护工程中的研究现状的相关文献。本文以泡沫陶瓷的静、动态力学性能为研究目的,针对其吸波耗能作用明显、抗爆能力强、工程应用潜力较大的特点,对一种新的粘土质闭孔泡沫陶瓷材料开展了准静态一维应力压缩实验、一维应变压缩实验以及动态一维应力压缩实验。得到了该材料在三种加载条件下的应力-应变曲线,讨论了其在不同加载条件下的强度特性和变形破坏坏特征。论了一维应变试验中,钢套筒实现一维应变条件的可能性,并指出,泡沫陶瓷不但是应变率敏感材料,而且在其孔穴压实过程中引起的变形不可逆过程是................共48页
05、泡沫陶瓷的制备工艺技术研究
详细介绍和分析了制备工艺过程和关键步骤,系统研究了各种因素对氧化铝泡沫陶瓷性能的影响。实验选用聚氨脂海绵作为前驱体,独创性地把聚氨脂海绵经等离子表面改性处理,使其发生明显变化,得到性能优异的泡沫陶瓷。聚氨脂海绵亲水性较差,经过碱处理,再用甲基纤维素溶液或等离子处理后,聚氨脂海绵的孔筋表面粗糙度增大,同时它与浆料的润湿性能得到了改善,聚氨脂海绵的挂浆量增加。有机泡沫浸渍工艺要求浸渍用的浆料具有良好的性能。在浆料中加入适当的添加剂可获得高固相含量、均匀稳定、流变性良好、适于浸渍的浆料。研究表明,水基浆料中加入质量分数为0.5%的分散剂聚丙烯酸胺获得的浆料性能最优。生坯的强度对于最终结果有重要的影响,通过比较讨论硅溶胶作................共52页
06、新型泡沫陶瓷扁环填料性能的研究
对传统的测量液相传质单元高度的吸收塔—解吸塔双塔流程进行了改进,用填装了大量填料并设有隔板规定液相流路的水槽代替了双塔流程中的吸收塔,同时调整设备的相对高度,使得解吸后的富氧水依靠重力差流入水槽循环使用,省去了双塔流程中的一台水泵,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完全能满足实验操作的要求。在塔径为200mm的解吸塔内,用空气解吸富氧水进行冷模实验,研究了泡沫陶瓷扁环、不锈钢鲍尔环和不锈钢环矩鞍等5种填料在空塔气速为0。6~2.5m/s、液相喷淋密度为20~50m<3>/m<2>·hr时的流体力学性能和传质性能。以溶质渗透—表面更新理论和计算下降液膜速度的Nusselt方程为理论基础,对该实验所测得的5种填料的传质性能数据进行了关联,得到了一个半理论半经验的关联式,并回归出了每................共43页
07、氧化铝、莫来石复合泡沫陶瓷的制备研究
泡沫陶瓷是一种特殊工艺制作的开孔率高达70%,---,90%并具有三维立体网络骨架结构和贯通气孔的新型多孔陶瓷材料,具有化学性能稳定、强度高、耐高温、抗热震性好、比表面积大等诸多优点。其中的氧化铝/莫来石复合泡沫陶瓷材料以制备成本低、使用功效高而受到业内广泛关注。针对普通粘土质泡沫陶瓷强度较低、抗热震性能差、适用范围小等缺点;单组分SiC、AIN、Zr02等泡沫陶瓷烧结温度高、成本高昂等现状,作者以氧化铝/莫来石复合泡沫陶瓷的制备为研究对象,采用有机泡沫浸渍法制备了氧化铝/莫来石复合泡沫陶瓷,系统研究了各种因素对该材料性能的影响,获得了如下研究成果。(1)有机泡沫前驱体预处理能显著提高浸浆量。实验选用聚氨酯海绵为有机前驱体,聚氨酯海................共60页
08、氧化铝泡沫陶瓷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详细研究了分散剂聚丙烯酸铵的加入量对氧化铝浆料稳定性能影响;浆料的固含量及浆料中流变剂羧甲基纤维素的加入量对聚氨酯泡沫挂浆性能的影响;泡沫的预处理对其挂浆性能的影响。同时在氧化铝浆料中加入了一定量的二氧化锆粉末和碳化钛颗粒,利用相变增韧机理、微裂纹增韧机理和颗粒增韧机理等3种增韧机理来提高氧化铝基泡沫陶瓷过滤器的高温性能。实验借助XRD、SEM等手段对泡沫陶瓷的微观结构及高温性能做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浆料中加入质量分数为2%聚丙烯酸铵且浆料的PH为9时可获得稳定性良好的陶瓷浆料;固相含量为70%的浆料且浆料中加入0.3%的羧甲基纤维素时,浆料的流变性最好;将聚氨酯泡沫在浓度为15%的碱液中,在50℃温度下浸泡6小时,泡沫的挂浆性能最好。研究同时表................共57页
09、氧化铝泡沫陶瓷及其表面溶胶涂层形成的研究
制备力学性能优良的泡沫陶瓷;采用溶胶-凝胶法(Sol-Gel)在泡沫陶瓷骨架表面形成氧化钛涂层。本课题首先研究了有机泡沫浸渍法制备泡沫陶瓷的工艺过程。即以Al2O3和SiO2为基体粉料,提出以下两种成分设计方案烧结刚玉/莫来石复相泡沫陶瓷:氧化铝/氧化硅、高岭土、膨润土和滑石体系;氧化铝/氧化硅/硅溶胶体系。研究分析制备泡沫陶瓷的工艺过程及影响因素,以确定制备泡沫陶瓷的最佳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成分设计方案一配制浆料的固含量为70%,在最终烧结温度1550℃下烧结得到以刚玉和莫来石两相的泡沫陶瓷,且该复相泡沫陶瓷具有一定的强度、抗热震性;成分设计方案二配制浆料的固含量为75%,在1550℃烧结得到以莫来石和刚玉两相的泡沫陶瓷,但该体系烧结的泡沫陶瓷强度................共41页
10、氧化镁与铸钢用氧化铝泡沫陶瓷过滤器的研制
研制能用于大流量镁合金过滤与100Kg以下铸钢与高温合金用氧化铝泡沫陶瓷过滤器。试验在前期研究基础上,进行了原料筛选、粘结剂选择、添加物选择、涂挂工艺改进等一系列工作,制备了大量试样,并对氧化铝泡沫陶瓷试样进行了多次高温钢水浇注试验,测试其高温综合性能。试验结果显示,所研制的氧化镁泡沫陶瓷,具有强度高,烧结收缩小、不易开裂的特点,为今后研制与生产大尺寸高强度氧化镁泡沫陶瓷建立了工艺基础。所研制的以氧化钇为添加物的氧化铝泡沫陶瓷,高温性能良好,可用于100Kg以下铸钢与高温合金铸件。论文工作利用环境扫描电镜对各种泡沫陶瓷过滤器的显微组织形貌进行了观测与微区分析,其结果显示:制成的氧化镁泡沫陶瓷显微结构中晶粒发育良好,晶间................共46页
11、原位合成莫来石晶须结合SiC泡沫陶瓷的制备
采用有机泡沫浸渍法及原位合成法制备原位生长莫来石晶须增强碳化硅泡沫陶瓷。应用XMD、SEM、力学测试等手段分析研究了不同工艺参数对莫来石晶须、复合浆料以及复相泡沫陶瓷的性能、物相、微观结构等的影响。研究了莫来石晶须的制备工艺,分别采用氢氧化铝、氧化铝为铝质原料与高岭土反应形成莫来石相,研究了五氧化二钒、氟化铝的加入量对莫来石晶须长径比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氢氧化铝与高岭土、3.5%的氟化铝、4%的五氧化二钒,在烧成温度1400℃保温2h,可以得到形貌均匀,直径为0.3~0.5μm,长径比约为10~30的莫来石晶须;采用氧化铝为铝质原料与高岭土、3.5%的氟化铝、4.5%的五氧化二钒,在烧成温度1450℃保温2h,可以得到形貌均匀,直径约为0.5~μm,长径比约为................共55页
12、SiO2基多孔陶瓷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的研究
以正硅酸乙酯、铝粉、硼酸为主要原料,采用溶胶-凝胶和有机泡沫浸溃的复合工艺制备SiO_2基复合多孔陶瓷。研究了AlOOH溶胶、SiO_2溶胶以及复合溶胶的制备工艺;采用多次浸渍的方法提高复合溶胶在有机泡沫体上的附着量,为了保证烧结体孔隙结构的均匀性,加快浸渍试样固化成型,在浸渍过程中还采用挤压离心分离除去多余溶胶,微波干燥加速附着溶胶固化;本文利用正交实验方法优化了原料配比,并在优化实验结果的基础上,研究了AlOOH溶胶、硼酸的引入量和有机泡沫浸渍复合溶胶体积的多少对烧结体气孔率、力学性能和显微结构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索了烧结试样各项性能随烧结温度变化的规律。本文还进一步对有机泡沫体进行直通孔道预处理,将蜂窝陶瓷和泡沫陶瓷相结合................共62页
13、ZrO2--Al2O3泡沫陶瓷的制备及性能
研究泡沫陶瓷特有的三维开放孔隙结构,与陶瓷自身的优良属性相结合,使其在熔融金属过滤方而具有很大的优越性。采用有机泡沫浸渍法制备泡沫陶瓷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的优势,发展前景广阔。但目前泡沫陶瓷存在力学性能低,抗热冲击能力差,使用寿命短,这些制约着泡沫陶瓷的大量应用,同时也是泡沫陶瓷的研究热点。而泡沫陶瓷的力学性能和抗热冲击性能往往是由其制备方法决定。通过对Zr02一A1203悬浮体系的表面zeta电位测量、沉降性能测试和粘度的测试,研究了浆料的流变性和稳定性。探索了低温粘结剂以及两种添加剂(P从-NH4、硅溶胶)的添加量和PH值对浆料性能的影响。实的PVA和0.5%的CMC时,浆料具有较好的流动性,且随着PH值的增大浆料的粘度减小................共44页
14、电致发热多孔SiC陶瓷的制备工艺与应用研究
电致发热多孔陶瓷是以SiC为材质,利用反应烧结法制备而得的一种多孔陶瓷材料。其可采用有机泡沫浸渍法和有机网格堆积法等工艺制备而得。本文以有机泡沫浸渍法为制备工艺,在前期实验的基础上补充了对聚氨酯海绵的预处理工艺。也补充进行了石油焦不同含量的泡沫陶瓷的研究。应用研究是进行加热自来水装置的设计,但是由于有机泡沫浸渍法制备的泡沫陶瓷气孔率大、孔壁较薄、孔筋较细,在钻孔焊接金属电极的过程中容易破坏泡沫陶瓷的整体骨架,因此该装置中选用有机网格堆积法制备的多孔陶瓷代替有机泡沫浸渍法制备的泡沫陶瓷作加热元件。装置应用过程中,为了防止流体和陶瓷加热元件的直接接触,实验中用溶胶—凝胶法进行氧化铝绝缘涂层的研究,涂层方法采用................共53页
15、多孔陶瓷二次干燥技术与应用研究
针对微波法干燥多孔陶瓷固定投资和生产费用高,有损人体健康等缺点,提出了在多孔陶瓷干燥中采用以窑炉余热作为二次干燥热源的干燥技术,将挤压出的坯体首先在空气中进行一次干燥,然后放入二次干燥房中,抽取窑炉烟囱的烟气来加热坯体,使其干燥。干燥过程干燥房热场的温度均匀性每个温度段持续时间的可控性,由干燥房的控制系统来完成,以满足多孔陶瓷干燥工艺要求。通过使用计算流体软件phoenics对采用以上干燥方法的干燥房建立数学模型。首先简化干燥房的物理模型,并对其进行一系列假设,应用紊流自然对流时的k-ε模型来建模。然后确定边界条件,在直角坐标系下划分网格,最后在phoenics界面下输入确定参数,完成干燥房模型的建立。将以上多孔陶瓷二次干燥方法和................共40页
16、多孔陶瓷生物载体材料的制备
以传统陶瓷坯料为原材料采用有机泡沫浸渍工艺制备了用于生物载体的泡沫多孔陶瓷。系统研究了浆料制备、浸渍成型、排塑烧结等工艺条件并初步探讨了泡沫陶瓷的结构性能对生物挂膜的影响对比了泡沫陶瓷与其它生物载体挂膜性能的优劣。采用、和等分析技术研究了添加剂、固含量成型挤压力、挤压次数烧成温度、保温时间等对多孔陶瓷的抗压强度、气孔率、气孔形貌等性能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浆料中加入占干粉质量比为左右的硅溶胶浆料固含量为挤压强度挤压次数次烧结温度℃左右保温时间时制备的泡沫陶瓷的综合性能最优。有机泡沫体浸渍时浆料的涂覆量及涂覆均匀性对烧结体的强度有直接关系。从微观结构入手分析浆料涂覆量及涂覆均匀性影响烧结体强度的原因增加涂覆................共42页
17、粉煤灰多孔陶瓷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以粉煤灰为主要原料制备绿色环保材料——多孔陶瓷,为粉煤灰高附加值的利用提供了一种新途径。本文采用颗粒堆积法和添加造孔剂法,选取煤粉、淀粉、碳酸钙三种造孔剂,研究了骨料粒度、造孔剂种类及用量、烧结温度、保温时间、成型压力对多孔陶瓷显气孔率、抗弯强度、吸水率、容重的影响,并通过XRD、SEM对样品的晶相组成、显微结构等性质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以煤粉制备的多孔陶瓷综合性能最好。以煤粉作造孔剂制备多孔陶瓷,随着造孔剂用量的增多,显气孔率和吸水率增大,抗弯强度和容重降低,都与造孔剂的用量呈线性相关。随着烧结温度、保温时间、成型压力的提高,显气孔率和吸水率降低,抗弯强度和容重增大。对不同造孔剂含量制备的粉煤灰多................共50页
18、钙长石_莫来石复相多孔陶瓷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以CaCO3、SiO2和α-Al2O3为原料,采用泡沫注凝法制备了气孔率为38~80%、抗压强度为9~130 MPa、热导率为0.27~1.33
W/(m.K)的钙(略)复(略)研究了莫来石含量、固含量、发泡剂等对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略)长石/莫来石复相多孔陶瓷的隔热机理及热力性能匹配规律.结果表明:莫来石设计含量对材料的组分、结构及性能有较大影响,设计莫来石含量为40
mol%试样的综合性能最优,致密的孔壁、长柱状的莫来石是复相陶瓷抗压强度提高的主要原因;随着浆料中固含量的增加,试样的总气孔率降低(略)小且孔壁厚度增加,抗压强度及热导率均呈上升趋势;与松香皂相比,(略)硫酸钠制备出的试样的综合性能更优,随着十二烷基硫酸钠浓度的增加,多孔陶瓷的总气孔率增加、孔壁变薄................共55页
19、硅树脂转化制备高孔隙率SiOC多孔陶瓷研究
在全面综述多孔陶瓷制备技术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开展了硅树脂交联自发泡法制备高孔隙率SiOC多孔陶瓷的研究。首先,比较分析了两种硅树脂DC217和DC249的发泡性能,择优选择了硅树脂DC217作为交联自发泡的先驱体。经混料、模压成型、交联自发泡和高温裂解,制备出了高孔隙率的SiOC多孔陶瓷,考察了升温速率、中间保温、外部气压、填料种类(SiOC、SiC)、填料含量和粒径等因素对多孔陶瓷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当硅树脂含量为90vol.%,SiOC微粉为填料时,控制交联升温速率从0.25℃/min增加到3℃/min,多孔陶瓷的孔隙率先增加后降低,在0.5℃/min时达到最大,总孔隙率和开孔率分别为88.2%和72.5%,抗压强度则一直降低。当交联升温速率低于1℃/min时,多孔陶瓷的孔隙结构呈现三维开................共60页
20、含先驱体原料低温烧成SiC多孔陶瓷的研究
引入陶瓷先驱体聚合物聚碳硅烷作为粘结剂低温烧结多孔陶瓷在成型方面分别采用了浇注成型和干压成型测试和表征了所制多孔陶瓷的结构和性能考察了先驱体含量、粒径等因素的影响。低温℃便能烧结转化为因此利用烧结后形成裂解产物粘结能大大降低烧结温度同时无烧结助剂等杂质影响多孔陶瓷高温性能。浇注成型法研究结果表明粒径在左右的粉体最适合浇注成型烧结后裂解产物将颗粒粘结在一起烧成多孔陶瓷孔径分布呈单峰分布、孔径分布窄、热膨胀系数低、烧结过程中线收缩率小。随着含量的增大烧成多孔陶瓷孔隙率降低但强度显著提高。含量为时多孔陶瓷的孔隙率、弯折强度和线收缩率分别为、和。研究了空气中热氧化交联对烧成多孔陶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交联使得多孔陶瓷孔................共64页
21、红柱石制备莫来石泡沫陶瓷
以红柱石和煅烧α-氧化铝为主要原料,添加造孔剂,通过烧结法制备出孔径均匀、表观密度低、且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的莫来石泡沫陶瓷。为了使所得泡沫陶瓷密度小、气孔率高、缺陷少,论文对造孔剂进行了比较;同时借助XRD和SEM分析了烧成温度和骨料配比对获得莫来石相组成和结构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论文对泡沫陶瓷密度与强度关系进行了研究,进一步提高了莫来石泡沫陶瓷的各项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红柱石莫来化的烧结温度应当在1400℃以上,能够提高熟料中莫来石含量的耐火骨料配比为红柱石和氧化铝的质量比80:20。通过正交试验比较造孔剂PVC和EPS,得出造孔剂加入量是影响泡沫陶瓷性能的主要因素,且后者的造孔效果优于前者,其最佳工艺因素和水平为:烧结温度1450℃,EPS................共46页
22、环保型直通孔结构多孔陶瓷的制备与性能
分别利用“冷冻干燥法”和“海藻酸钠离子凝胶法”制备具有定向通孔结构的多孔陶瓷。各种工艺条件下制备的浆料均呈现剪切变稀特性,流变行为近似于假塑性流体。通过对浆料的固相含量和分散剂加入量的控制,可以制备出具有良好流动性和稳定性的浆料。冷冻干燥法制备多孔陶瓷的工艺中,选用海藻酸钠作为粘结剂,制备了具有定向通孔结构的多孔陶瓷。这种方法制备的多孔陶瓷的气孔率、强度、渗透率受浆料固相含量、烧结温度、分散剂加入量和粘结剂浓度等因素的影响。通过调节各种参数制备的样品开口气孔率在48.8%-80%之间且占总气孔率的97%以上,强度在3.42MPa-3................共48页
23、聚合物球模板法凝胶注模制备可控孔梯度泡沫陶瓷
通过研究多孔陶瓷和泡沫陶瓷的制备工艺及其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孔梯度成型方法——凝胶注模工艺和聚合物球结合起来,制备可控孔梯度的泡沫陶瓷。本工艺基于有机单体原位聚合,制备的坯体结构均一、净尺寸成型,可以满足机加工要求,而且还适用于多种不同的材料组分和体系。实验采用Al2O3材质,通过合理选择聚合物球尺寸和数量,可以进行梯度多孔陶瓷的孔连通性和梯度层高度的设计。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剪切速率、分散剂、固含量、球磨时间及pH值对浆料粘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剪切速率较低时,不同固含量浆料的粘度都比较大。随着剪切速率增大................共53页
24、利用拜耳法赤泥制备烧胀陶粒和多孔陶瓷滤球的研究
以铝拜尔法赤泥为主要原料,添加粉煤灰、废玻璃等,以碳粉为发泡剂和造孔剂,分别制备烧胀陶粒和多孔陶瓷滤球,研究了烧胀陶粒、多孔陶瓷滤球在混凝土和对水中重金属离子吸附方面的应用。主要取得下列成果:1)采用低温预热、高温焙烧和强制冷却的烧成制度制备了烧胀陶粒。研究了预热温度和焙烧温度对烧胀陶粒物理性能的影响。当赤泥的掺量为50%,预热条件为600℃预热10min,焙烧制度为1140℃焙烧为10min时,制备的陶粒简压强度为4.6MPa,表观密度为1310kg\m3,堆积密度为790kg\m3,吸水率小于5%。达到普通轻集料800级的质量要求。2)利用制备的烧胀陶粒按绝对体积法设计混凝土的配比,并进行了混凝土配制实验。试验表明,混凝土的坍落度为18cm,和易性良好,符合泵送混凝................共62页
25、热控相变材料熔渗纳米多孔陶瓷的研究
首次将相变材料应用到飞行器内部防热系统上,通过利用纳米多孔陶瓷的三维骨架支撑作用,使相变材料比较均匀且充分地分布在多孔陶瓷网状结构之中,开展了热控相变材料熔渗纳米多孔陶瓷的研究。研究表明:多孔陶瓷骨架将75~85wt%的相变材料分成无数个纳米级蓄热小单元,当温度超过相变材料的熔点时,相变材料熔化而吸收热量,延缓了热量的传递,控制了温度的急剧上升,且因陶瓷骨架纳米孔的毛细管力作用,不会使相变材料熔体流出,保持了复合材料的定型结构。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研究工作:
(1)通过相变材料熔体浸渗多孔陶瓷的力学推导以及计算流体力学软件(CFD/Fluent)的传热模拟,研究了熔渗过程传热传质的动力学机理。
根据熔渗实验模型与力学基础理论,推导了相变材料熔体熔渗多孔陶瓷过程中的力学方程,导出了复合材料制备工艺中多孔陶瓷基体孔隙半径条件、相变材料熔体渗入多孔陶瓷孔隙的深度条件以及相变................共46页
26、一种高强度碳化硅泡沫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27、吸声用泡沫陶瓷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28、导电泡沫陶瓷上制备氧化铝活性涂层及三效催化剂的方法
29、泡沫陶瓷载体三效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制备方法
30、镁合金专用泡沫陶瓷过滤器制备方法
31、有机泡沫微球作为成孔剂的热压铸多孔陶瓷的制备方法
32、一种高强度致密的泡沫碳化硅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33、镁和镁合金熔融体净化用泡沫陶瓷
34、用于多孔陶瓷制备的有机泡沫模板的处理方法
35、泡沫陶瓷环形填料
36、可降解泡沫状掺锶磷酸钙陶瓷骨支架材料的制备工艺
37、一种电阻率可控的导电碳化硅泡沫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38、多孔泡沫陶瓷的制备方法
39、多孔烧制陶瓷泡沫体
40、一种铸造用泡沫陶瓷过滤器的制备方法
41、中空陶瓷球闭孔泡沫金属件及其制备方法
42、一种多孔压电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43、多孔陶瓷及其制造方法
44、凝胶包裹-冷冻干燥工艺制备碳化硅多孔陶瓷的方法
45、溶胶凝胶-冷冻干燥工艺制备氧化铝多孔陶瓷的方法
46、取出陶瓷泡沫过滤器时使用的取出装置
47、一种梯度多孔结构陶瓷的定制化成型方法
48、一种制备泡沫陶瓷过滤器的方法及用该方法制备的过滤器
49、一种高强度抗震隔热多孔陶瓷的制备方法
50、粘结模板法制备微结构可控的多孔陶瓷的方法
51、凝灰岩釉面泡沫陶瓷保温装饰砖及制造工艺方法
52、一种碳化硅泡沫陶瓷太阳能空气吸热器
53、铸造用镁质泡沫陶瓷过滤器的制备方法
54、碳化硅质泡沫陶瓷过滤器
55、氧化镁质泡沫陶瓷过滤器
56、氧化锆质泡沫陶瓷过滤器
57、氧化铝质泡沫陶瓷过滤器
58、一种泡沫氮化硅陶瓷的制备方法
59、一种提高泡沫陶瓷过滤器常温强度的方法
60、一种具有高抗渣性高热稳定性的泡沫陶瓷过滤器及制作方法
61、轻质泡沫陶瓷建筑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62、由再结晶碳化硅制成的浸渍泡沫陶瓷
63、一种碳化硅泡沫陶瓷波纹板及其制备方法
64、一种提高碳化硅泡沫陶瓷高温抗氧化性能的表面改性方法
65、提高碳化硅泡沫陶瓷高温抗氧化性能的表面涂层制备方法
66、一种泡沫陶瓷增强纤维多孔陶瓷
67、一种低温陶瓷泡沫材料及其生产方法
68、一种制造轻质闭孔泡沫陶瓷的模具
69、复合泡沫陶瓷装饰板及其生产方法
70、一种泡沫陶瓷的自动对辊挤压机
71、泡沫陶瓷平板过滤器
72、一种利用粉煤灰制备泡沫陶瓷保温板的方法
73、氧化镁部分稳定氧化锆泡沫陶瓷过滤器
74、泡沫陶瓷材料的制造方法
75、添加空心陶瓷球的碳泡沫隔热材料的制备方法
76、泡沫陶瓷节能保温装饰墙砖及其制造方法
77、泡沫陶瓷过滤器及其制备方法
78、具有装饰和耐磨防污的泡沫陶瓷保温材料
79、一种用于陶瓷砖的泡沫式包装方法及装置
80、一种用陶瓷抛光废料制备微晶泡沫玻璃的方法
81、一种氧化镁泡沫陶瓷过滤器及其制备方法
82、一种复相氮化物结合碳化硅泡沫陶瓷过滤器及其制备方法
83、一种双尺度的碳化硅泡沫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84、高性能轻质玻化泡沫陶瓷砖及其制备工艺
85、一种陶瓷颗粒增强泡沫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86、纳米陶瓷颗粒增强泡沫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87、多相催化中的具有孔隙率梯度的陶瓷泡沫
88、具有孔隙率梯度和催化活性相梯度的陶瓷泡沫
89、多相催化中的具有组成梯度的陶瓷泡沫
90、作为烷烃脱氢催化剂的载体的高度多孔的泡沫陶瓷
91、成型陶瓷 泡沫体的微波辅助固化
92、无需烧结制备高气孔率纳米晶碳化硅泡沫陶瓷的方法
93、复式结构泡沫陶瓷过滤板及制作方法和铝熔体过滤装置
94、一种泡沫陶瓷铝熔体过滤管及制作方法和过滤装置
95、表面改性泡沫陶瓷载体及其制造方法
96、一种基于纳米氧化铝的泡沫陶瓷制备方法
97、一种利用陶瓷废弃料生产泡沫陶瓷的方法
98、碳化硅泡沫陶瓷波纹规整填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99、一种泡沫陶瓷板材的生产方法及生产设备
100、碳化硅泡沫陶瓷增强辐射吸收的高温空气电阻炉
101、一种泡沫陶瓷增强纤维气凝胶隔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102、有机泡沫浸渍工艺制备多孔TiAlN陶瓷的方法
103、一种氧化钇泡沫陶瓷过滤器及其制备方法
104、高温合金离心力场泡沫陶瓷复合过滤方法
105、一种氧化铝泡沫陶瓷废料回收方法
106、釉面自保温泡沫陶瓷复合墙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107、铸造用莫来石泡沫陶瓷过滤器及其制备方法
108、一种莫来石网孔泡沫陶瓷过滤器的制备方法
109、一种孔梯度泡沫陶瓷的制备方法
110、氮化硅质泡沫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111、一种泡沫陶瓷的用途、制备工艺及其栽培容器
112、泡沫陶瓷过滤器的制备方法
113、一种泡沫陶瓷燃气坩埚
114、利用高硅铁尾矿制造的泡沫陶瓷及其制作方法
115、赤泥铁还原炉渣轻质泡沫陶瓷的制备方法及铁还原炉
116、一种辊道窑烧制氧化铝泡沫陶瓷过滤板的生产工艺
117、一种多孔晶态TiO泡沫陶瓷的制备方法
118、一种适合快速烧成泡沫陶瓷的辊道窑
119、高温烟气泡沫陶瓷旋转除尘器
120、一种具有双加热功能的铝水双级泡沫陶瓷过滤系统
121、纳米银-二氧化钛负载多孔堇青石泡沫陶瓷催化剂及制备
122、外墙保温用轻质泡沫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123、以页岩为主要原料制备高性能超轻质泡沫陶瓷及方法
124、SiCNO泡沫陶瓷的制备方法
125、一种氧化锆特种泡沫陶瓷过滤器及其制备方法
126、泡沫陶瓷保温板及其制备方法
127、粉煤灰泡沫陶瓷保温板及烧制工艺
128、一种轻质泡沫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129、蛋白发泡法制备泡沫陶瓷用固化成型模具及制备方法
130、一种在氧化铝泡沫陶瓷上制备TiO薄膜的工艺
131、一种粉煤灰基高强度高气孔率泡沫陶瓷及制备方法
132、一种泡沫陶瓷高温气体过滤管及其制备工艺
133、泡沫陶瓷专用反应炉
134、一种利用自蔓延高温合成制备泡沫陶瓷材料的方法
135、一种利用自蔓延高温合成控制制备泡沫陶瓷材料的方法
136、自蔓延高温合成控制制备(AlO+TiB )泡沫陶瓷过滤器的方法
137、高强开孔泡沫陶瓷和其制备方法
138、生产陶瓷泡沫的方法
|